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多元視角-3

布農阿樣過端午

文/ 阿樣


從小到大關於端午節的記憶其實是有些清楚又有些模糊的。清楚的是小學時總覺得只要開始蟬鳴就代表端午節快到了;模糊的是自己已經忘了過端午節的情緒是如何。印象中端午節時刻都是媽媽與外婆在包粽子的畫面,小時候舅舅還在世的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們家的四個小孩就會跑去舅舅家過端午節。在廚房裡是已經熊熊火焰在燃燒,媽媽與外婆則是在張羅著餡料待會要放進桶子裡面煮。看到一條一條的白線包裹著肥嘟嘟的粽子,那種濃濃的端午節味道就這樣跑出來。小時候雖然端午節沒有像農曆春節如此的盛大與繁忙,不過對於小朋友最大的意義就是暑假也緊接而來了。

在端午節那天自己總希望可以過得非常的快樂以及充實,不過由於端午節是屬於漢族的節日,所以像是掛艾草或是喝清酒其實我的家裡比較不會這樣做,或許能吃到粽子或是看電視上播放著精采的划龍舟節目就覺得已經非常的精采了。早上時間我們可能會在庭院烤肉聊天,父母親可能就是一邊喝酒一邊準備食材。媽媽與外婆包的粽子料理應該是他們自己想的而不是一般漢族包的那種有分別北方與南方的作法。內餡不外乎就是豬肉、蝦米、香菇、花生等食材,而媽媽與外婆的包法其實還滿部落的;至少包的都比我們小孩子好看多了。我們家四個小孩子滿屋子跑來跑去的,粽子的香氣四溢淹沒了屋內以及庭院。等到時間越接近傍晚或是划龍舟活動告一個段落,等會就是我們大快朵頤一番的時刻到了。

其實有時候看媽媽與外婆包粽子是非常辛苦以及花工夫的。一方面要把材料準備齊全,糯米也要事先泡過水,更重要的是火侯的控制是一門學問;火太大的話糯米會太乾,而火太小的話糯米無法全面蒸熟。當然顧火的工作只能交給爸爸來做,因為他很愛玩火。我覺得小孩子最好的工作就是安靜看電視或是在庭院玩,
最好不要帶給那群辛苦工作的大人們問題他們就很高興了。

粽子熟透透之後就是宣告大家一起享用美食的時刻了。看到一顆顆因為水氣蒸熟而變胖的粽子還真是想貪心的將它們一網打盡我的胃裡阿!通常媽媽都會煮一大碗的湯來配著粽子吃,當然中午未吃完畢的烤肉也可以同時一起吃。這感覺真的很棒,彷彿吃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而我們則會一邊看划龍舟比賽依邊享受著辛辛苦苦得來的佳餚。所以說端午節最幸福的人應該是小孩子也不為過;不用出勞力也不用流汗燒火就有很多東西可以吃。


不過當時愛吃的我總會貪嘴了起來,一下子狼吞虎嚥的幾顆粽子卻忘了粽子非常高的熱量代價。端午節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不過其實越長越大後慢慢忘記為何要吃粽子以及端午節的意義。不會像小時候如此等待著端午節的到來,或許是現代生活太便利了,讓我們慢慢忘記一個食物是要經過很辛苦的過程才慢慢成品的。而在便利超商或是大賣場也幾乎天天都可以吃到粽子,那種新鮮感也隨之淡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