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多元視角-2

布農A-DUS部落童年的經驗:我是這樣長大的[1]!


文/ A-DUS

在我過去的童年記憶中,或許是女兒的身份,時常跟著部落的婦女在部落的空間活動中移動。到山上採集、幫忙家務及日常生活的集體勞動。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在山林田野中渡過。因為從小與部落婦女的關係密切,而部落婦女所共同養育的孩子,就是我共同成長的玩伴,因而有了很多集體的記憶與經驗。


「A-DUS!A-DUS!你負責找老鼠的後門,怕等下挖老鼠的時候,趁我們不注意,會從那裡跑掉了…」。隔壁家的哥哥HAI-SUL指揮著大家負責挖老鼠時的工作分配,因為眼睛較好,所以A-DUS每次都是負責這個尋找後門的任務。


A-DUS在距離鼠窩後方約兩、三公尺扇形面積的地方,先把地上的雜草拔除,然後開始找老鼠的後門,找到後用石頭蓋住等著。「SA-VI!你負責先把鼠窩旁邊的雜草拔除,比較容易看到老鼠往哪裡跑得方向,等下大家一起追」。SA-VI是HASUL最小的妹妹,總是喜歡跟在他旁邊。

「LAHU,你負責挖泥土,我來找大門!」。另外吩咐跑最快的I-MAN在最後方負責追逐老鼠。其他的兩、三個分成一組,負責看顧周圍的動靜,一有老鼠出來就去追。


有智慧的HA-SUL總是負責最重要的工作,跪在鼠窩前用手或小鋤頭撥開泥土,再用手指或小木棍在泥土中搓一搓,以循線找出鼠窩。因為老鼠通常會建造許多出路以避人耳目,卻不是真的通往鼠窩,所以這是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做的。等快挖到鼠窩的巢穴之前(會有零星的草屑),HA-SUL會要大家警戒開始。有時警戒發布的同時,老鼠會緊張的往大門衝出來,HA-SUL若沒有及時抓住,四周負責的人員就去追,而他繼續負責守住大門,以免其他老鼠趁亂逃跑。


通常這時大夥兒會手忙腳亂,因為接下來接二連三的老鼠都會四處竄出,HA-SUL在門口就手到擒來。而這時A-DUS除了看顧老鼠的後門或及時抓住老鼠之外,有時也會跟著去追或指揮老鼠的方向供大家循線追逐。這些鼠輩通常都會被成員抓到,除非那隻老鼠經常參加運動會得名或是有其他障礙物供躲避,才可能被牠逃過一劫。

老鼠特攻隊
由學前到國中階段年齡,大大小小不等的孩童所組成的團體成員,他們的家長在有距離的地方工作著,會在孩子一蜂窩吵鬧的時候,偶而回頭看看小孩,看是誰家的小孩先抓到了老鼠。團體成員的時間,常是在抓老鼠的樂趣與工作分配中渡過。最後由領導者HA-SUL集合大家,分給每一位成員老鼠,若有多的老鼠,則分配給今天表現最好、對團體貢獻最多與最認真的成員,誰都不會覺得不公平,因為HA-SUL必須維護他在成員中領導者的地位,凡事要謹言慎行。


而被分配到的老鼠,就成了孩子向家長炫耀的成就感,也是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的寵物;在家裡餵牠、跟牠玩,也可以帶去別人家的朋友一起玩。若不想玩了,或是有人養到老鼠生兒育女了,就到田裡野放牠。放心的!大人一定會用鐵夾或鐵籠子把牠再抓回來當料理。雖然當寵物的老鼠,通常會被孩子的粗心大意而脫逃成功。


「老鼠特攻隊」,每一位參與的成員都有貢獻,有自己負責的角色,同心協力才有可能抓到老鼠。在抓老鼠的過程中,孩子在刺激而熱鬧,有時也是嚴肅的歡樂中,與大家競跑抓老鼠,促進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的發展,這是小孩跟著大人到山上時,自己打發時間的樂趣,也是他們的工作。


在沒有上學的時間,A-DUS會被媽媽帶到自己家的山上工作,沒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有一個人的A-DUS,知道她除了要在媽媽工作需要的時候,遞東西給她如鋤頭、置物袋或飲水之類的東西,也知道和媽媽工作若感到無聊時,可以自己玩石頭、抓蟲及爬樹、唱歌或找東西吃。


渴了,A-DUS會去挖蕨類的根,根上面有好多顆粒且水分飽滿可以咬的果實。要不然,她就故意找幸運草讓自己的舌頭遇酸而流口水,這是媽媽曾經這樣敎她食用的經驗。看看四周可以玩耍的材料,A-DUS喜歡先選擇尋找附近可吃的野生紅肉芭樂、有刺刺的野草苺或小顆有毛毛的野百香果,再把採集的野果放進衣服裡,然後爬上樟樹胖胖的樹幹上坐著慢慢的享用。在樹上胡亂的唱歌,累了就抓天牛或看看樹上有無鳥窩。


說到找鳥窩的尋寶工作,是A-DUS最感刺激的,因為有時為了尋找鳥窩,會不知不覺的離家人越來越遠,甚至因為一個人走回沿路而感到害怕。在樹上的鳥窩若位置太高,就要爬上樹枝去看看,有的鳥窩的家長,會在附近叫著不肯離開,直到A-DUS離開,牠才飛回鳥窩裡去。


找到的鳥窩有的已經搬走,有的是剛孵出的幾顆蛋,有兩顆蛋的,也有三顆、四顆蛋的。有的是剛孵出來、身體顏色呈肉色的小鳥,A-DUS會仔細看看正在睡覺的牠們,雖然都會被驚嚇而把脖子伸直、嘴巴張開,以為是媽媽帶食物回來餵牠們,A-DUS直覺得好笑便離開。


若遇到幼鳥的羽毛,已經長成或是在學飛的鳥可以當寵物了,A-DUS會連鳥帶窩全部一起拿走,路上再找小蟲餵牠們。知道哪一顆樹上有鳥窩,有幾隻小鳥或幾顆蛋,甚至猜測還要多久就會孵出小鳥,是一件可以很驕傲跟朋友分享的秘密。怕被其他夥伴提早拿走,所以只能跟較信任的朋友講,下次再一起去看看。


自主學習的生活目標,培養樂觀進取的態度,是現行教育在學前階段與學童階段主要學習的目標,而原住民的孩子很早便在日常生活當中,熟練與精熟這些學習了。部落的「經驗課程」[2]使原住民的孩子,在學習的成長路上,一向是充滿自我肯定的與獨立自主的經驗、對於自我活動的時間及安排擁有很多的自主性。


然而,為何進了體制內的校園,卻成了邊緣弱勢、學業成就低落等污名化的主要族群?原住民學生在部落、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早已習得的學習目標,如何在教育體制內被評量?其學習風格的特色有無被學校教育所重視?對原住民學生紙筆測量與評量的標準何在?又為誰而存在?是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基礎上,值得再深入去了解的!

[1] 本段篇幅,擷自筆者參與2008生命敘說與多元文化國際研討會(2008,樹德科技大學)已發表論文中的段落內容。

[2]此「經驗課程」的相關論述,是參見高淑清等人翻譯的「探索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